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高三写人作文800字:闻一多先生的精彩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

日期:08-30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839我来评论

导读:  他其貌不扬,黯淡无光的眼睛木讷地呆视着周围的世界;  他不修边幅,枯褐色的头发被风吹得蓬松,一片片白色的头皮沾在灰色的肩上。  他一生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沟壑;  他被人追杀,亲戚朋.....

高三写人作文800字:闻一多先生的精彩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

  他其貌不扬,黯淡无光的眼睛木讷地呆视着周围的世界;

  他不修边幅,枯褐色的头发被风吹得蓬松,一片片白色的头皮沾在灰色的肩上。

  他一生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沟壑;

  他被人追杀,亲戚朋友见了他恨不得脚底抹油,他是“扫把星”一个……

  他活得不精彩,他活得很苍白。

  但是,他有一个在全中国都响当当的名字。他叫闻一多。

  让岁月的时针回转到上个世纪初叶,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书卷,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闻一多先生一个普通的学者,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兴趣浓厚。时局动荡,军阀混战不休,纵使周围的环境如此恶劣,闻一多先生依然能保持一颗静心,心全神凝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在他人看来,闻一多的生活糟糕透了。别人天天生活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闻一多却独守着一大摞发了黄的古籍奋笔疾书,这样的生活精彩吗?闻一多先生笑了,因为事实证明了一切。埋头苦干的几年辛苦,终于凝结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累累硕果,为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原来,闻一多先生的生活是如此精彩!

  后来时局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社会更加动荡,军阀斗争愈演愈烈。闻一多不再埋头苦干,他挺起胸,勇敢地站了出来,站在了反对*战斗最前沿!

  他不顾生命受到威胁,起草了一份又一份政治传单。他的付出是在用生命做赌注的啊!

  他在大礼堂里慷慨陈辞、唾沫飞溅,大骂特务、叛徒,大骂在人民头上做威作福的军阀头子,骂得酣畅淋漓,骂得大快人心,骂得精彩极了。

  他昂起头,挺起脸,慷慨激昂,长须飘飘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原来,闻一多先生是如此的精彩!

  他其貌不扬,但眼睛里透着睿智;

  他衣着不整,是因为他为了人民在怒吼!

  所以,我想对闻一多先生说:“闻一多先生,你的生活其实很精彩!”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1948年8月,闻一多的遗著《闻一多全集》出版。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闻一多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闻一多的人物故事

  1.人物经历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重的海滨名城,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局扣押。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谄笑,一面打电话指责校方放纵学生。闻一多闻而大怒,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亡国了吗?”一面找校长评理。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1932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当时的中文系主任为朱自清,闻、朱两位诗人兼学者,开始论学共事,并且成为挚友。除任清华教授外,闻一多还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艺专等校兼课,学术上也从唐诗的研究上溯到先秦两汉诗歌的研究,重点开拓了《诗经》与《楚辞校朴》的研究领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西南联大任教授,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斗争。

  1938年9月28日,日军飞机第一次空袭昆明,闻一多在空袭中头部受伤。为了安全,他一家于1940年底搬到北郊的大普吉镇,遂后又搬到陈家营。就是这时,华罗庚的住所被日机炸毁。闻一多听说后,立刻把华一家接到自己的房子同住。闻一多租住的是二楼正面和一侧屋。华罗庚一家来后,闻一多在正面最大的一间房子中间挂上一块布,一分为二。这样,闻家八口与华家六口便开始了朝夕相处的“隔帘而居”生活,不但闻与华成为忘年之交,连孩子们也成了好朋友。

  后来,华罗庚还写了首诗记载这段共同的生活:

  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

  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

  那个时期,教授们的清苦生活难以想象。这样的环境,早已把向来清高的教授赶出了象牙塔,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都开始对国民党失望了。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6月18日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该宣言表示:“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激动地说:闻一多先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激起全国人民的同情。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然后,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校朴》《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残害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刚到昆明的闻一多一心研究《诗经》、古代神话,不问时事,被人戏称为“何妨一下楼先生”。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闻一多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日十分不满,开始参加学生组织的讲演会,十分善于演讲的闻一多颇受学生拥戴,并且极大鼓励了昆明的抗日热潮,闻一多也加入了改造国民党一党 专制的民主运动,极受国民党忌恨,但因云南省主席龙云支持民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也奈何不得闻一多等人。

  1945年日本投降,北大、清华、南开复员北上,已经参加民主同盟的闻一多被选为昆明支部宣传部长,并主持《民主周刊》。国民党政府趁日本军队受降之机,调龙云的部队到越南河内,龙云不知有诈,国民党第五军和杜聿明的部队开进昆明,包围了省政府,逼迫龙云北上重庆调任闲职。国民党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

  1946年夏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时华罗庚正从南京坐火车去上海,他在车上买了一份报纸,看到闻一多遇害的消息。后来,他怀着无限的愤怒写下一首诗:

  乌云低垂泊清波,

  红烛光芒射斗牛。

  宁沪道上闻噩耗,

  魔掌竟敢杀一多。

  2.歌颂烈士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朱自清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3.美国往事

  闻一多:美诗熏陶出的“闻体”

  是唯美型诗人,是诗人型学者,是学者型诗人。“五四”时代,全才不少,如闻一多之全才不多,如闻一多之熟悉西方文学者也不多。闻一多,13岁考上留美预备学校清华,22岁(1920xx年)去美,学画三年,却找到了他的诗人之笔。

  他先去芝加哥。到那里学美术,真是找错地方,但对闻一多的诗人生涯来说,真是直入堂奥。芝加哥当时是美国大工业之都,也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艳称的“美国诗歌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闻一多在芝加哥美术学校的同学中,就有后来成名的诗人肯尼思·雷克斯洛思(Kenneth Rexroth),此人后来取汉名“王红公”,为推进当代美国诗坛的中国热不遗余力。到芝加哥不久,闻一多的诗兴如火山爆发,爆发的契机是读美国意象派等新诗派的作品。用文字做色彩“画一张画”,是意象派的宗旨,而又名之为“交响乐”,更是这派诗人的做法。意象派诗人佛莱契(John Gould Fletcher)正是在芝加哥的《诗刊》上发表他的《色彩交响乐》组诗,每一首都是百多行的“大诗”。佛莱契声称他自己从1920xx年以后的诗作“无一例外,全得自东方艺术”。这就不再是巧合,而是“二度返回式影响”的佳例———中国古诗影响了佛莱契,佛莱契又影响了闻一多。

  闻一多不一定了解这创作背景,但他敏感地发现“他的诗充满浓丽的东方色彩”,“佛莱契唤醒了我的色彩感觉”,“快乐烧焦了我的心脏……啊!快乐!快乐!”(致梁实秋,1920xx年12月1日)

  几个月后,闻一多在纽约见到了意象派后期领袖艾米·罗厄尔(Amy Lowell)。1920xx年后者去世,闻氏在《京报副刊》上撰文:“中国文学与文化失了一个最有力的同情者。”在纽约时,又得人写介绍信,让他回芝加哥见当时风头最健的桑德堡(Carl Sandburg)和《诗刊》主编蒙罗(Harriet Monroe)。桑德堡再三咏叹中国“青铜之美”,而蒙罗则迷恋中国到了准备退休后在中国生活的地步。

  但是闻一多与美国诗的接触不久就有一大变化。1920xx年夏天,闻一多转到科罗拉多大学,与梁实秋会合。他除了继续学绘画外,还选修了“现代英美诗”课程。当时,英美新派诗人还远没有得到学院承认,科罗拉多当时也不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科大的教授想必让闻一多读了不少美国“雅致派”、英国“乔治派”等传统味较浓的诗人的作品。由此在闻一多的诗歌趣味中造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先新派,后旧派———他后来在《现代英国诗人序》一文中称他注重的诗都是“跟着传统的步伐走”,“与传统的英国诗差异的地方都不如相同的地方”,而他自己则开始主张“诗的建筑美”,提倡“新格律诗”。

  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于1920xx年冬结集出版,美国新诗派对他的影响处处可见,气势恢宏,语言狂放。但集于第二本诗集《死水》(1920xx年)的作品集中形成了著名的闻一多风格。《死水》集在1926至1920xx年所作,才是最典型的“闻体”:典丽繁富,外整内腴,凝炼苍劲,比《红烛》中诸诗远为“现代”。

  其中《死水》一诗,为闻诗中最广为传诵者。饶孟侃先生在1979年回忆说是“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读比较文学学位时,中国现代文学权威白之教授(Cyril Birch)一天叫我到办公室,给我看他令人吃惊的发现:美国女诗人米蕾(EdnaSt.Vincent Millay)有一首十四行诗,与闻诗意象和用词,都极为相近。

  米蕾这首诗,见于她1920xx年的诗集《弹竖琴者》(The Harp Weaver),这正是闻一多在美国狂热地读新诗人的新作之时。米蕾在20xx年代被评论界—致看好,认为是美国最有希望的诗人,被称为“女拜伦”。《弹竖琴者》一出版,立即获得刚开始颁发的普利策奖,轰动全美。其中名句“我的唇吻过谁的唇,在哪里,我记不清”,美丽而大胆,传诵一时。

  说闻一多从来没有读过米蕾诗,不合情理。或许应当说闻氏读了,留了印象,若干年后自己见水坑而生诗题,不自觉受了影响,忘了印象从何而来,反其题而用之,却又写出了比米蕾诗更深的境界。可见“功力”此二字,是不能以年资肤色论之的。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0xx年三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有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其中《澳门》《香港》两首诗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匡斋说诗》《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离骚解诂》《敦煌旧钞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及《释朱》等,并有《闻一多全集》出版。

闻一多的诗歌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著名的“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闻一多的主要作品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0xx年,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0xx年,上海泰东图书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死水》(诗集)1920xx年,上海新月书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1982年,三联出版社

  《闻一多选集》1951年,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1942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年,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为闻一多点赞!

  闻一多,一个言行一致,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学者,一个伟大的民主战士。在当时,家喻户晓。大名鼎鼎。而这样的一个人,也让我为他点赞。

  闻一多先生本是一名诗人,但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而去专研书籍。他惜时如金,不论书桌杂乱还是头发凌乱,他都没有顾及到,只是凭借他的努力坚持,一部《唐诗杂论》横空出世,震惊所有人,当惊叹的声音在人群中不断响起的时候,闻一多有骄傲吗?闻一多又有张扬吗?没有!都没有!他只是默默地继续创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陆续的创作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自骄自傲。只是默默地做出贡献,而不张扬,这样的闻一多,能不让人敬佩?让人点赞吗?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赞扬过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愿倒下,不愿屈服”。这不正是闻一多作为一位革命家最好的评价吗?

  在李公朴同志被国民党暗杀后,有一些人得知暗杀名单上的下一个名字就是他闻一多,大家都劝他去躲一躲避避风头,等这段时间过了再出来,但是闻一多有躲起来吗?有当一个缩头乌龟吗?没有,不仅没有他起稿了一张政治传单,甚至还召开了人民大会,在大会上大骂暗杀者,骂得大快人心,慷慨淋漓!并且在这种危急时刻,他还走到游行示威队的最前头,用己的生命为代价,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这样的闻一多,能不让人点赞吗?

  闻一多,一个卓越的学者,一个优秀的诗人,让我值得为他点赞,且不后悔!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大暑》

  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

  今天的日历他劝我回家了。

  他说家乡的大暑节

  是斑鸠唤雨的时候

  大暑到了,湖上飘满紫鸡头。

  大暑正是我回家的时候。

  我要回家了,今天是大暑;

  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

  几多银丝的小葫芦,

  吊在藤须上巍巍颤,

  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像橄榄,……

  呵!今年不回家,更待哪一年?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了!

  燕儿坐在桁梁上头讲话了;

  斜头赤脚的村家女,

  门前叫道卖莲蓬:

  青蛙闹在画堂西,闹在画堂东,……

  今天不回家辜负了稻香风。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去!

  家乡的黄昏里尽是盐老鼠,

  月下乘凉听打稻,

  卧看星斗坐吹箫;

  鹭鹚偷着踏上海船来睡觉,

  我也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

  原载一九二五年四月一日《京报副刊》一○六期

  【鉴赏】

  读完《大暑》这首诗,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淡墨勾染的水乡诗画却是在辽阔的太平洋的彼岸、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派克峰下完成的。《大暑》这首诗作于1924年夏天,闻一多当时正在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科罗拉罗大学地处科罗拉罗州的珂泉,这里是沙漠边缘,但英姿挺拔的派克峰却有白雪如银。秀丽的自然景色令他乡的游子陶醉,但闻一多思乡的愁绪丝毫没有因此而稍减。暑假来临,思乡之情愈加浓烈。酿成酒,溢出香,就是这首稻香扑鼻的《大暑》。

  “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思乡之情──这古老而悠远的力量从诗人心灵的幽谷中迸出,鲜活、跳荡,象暖热的阳光下泥土气息的蒸腾一样自然,毫无讳饰遮拦。但接下来诗人并没有反复地陈述成空洞地抒发思乡的抽象的情感内容,而是把它与诉诸于感官的意象融为一体,化为具体的联想。诗人记得他有一个可亲可醉的故乡,这可亲可醉的故乡有一个如诗如画的“大暑节”。

  闻一多的家乡是湖北省浠水县的巴河镇,它位于长江的一条小小的支流──巴河与长江的汇合处,这是个风景优美,物产富饶、民风纯朴的鱼米之乡,也是楚文化的腹地。宋代诗人苏轼为之写了《晓至巴河口迎子由》,绘出了这里诗意盎然的风物:“江流镜面静,烟雨轻幂幂,孤舟如凫,点破千顷碧。”这里有调军山,有碧峰岩,这里有望天湖,还有作者每年暑期读书的“二月庐(《二月庐》):作者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每年暑假在这里读书二个月,故名)──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记忆的地方。此刻,面对别样的人们别样的风光,诗人的思乡之情托起了明晰的幻想,把所有能吸收的美都吸收进来了。因而,诗人笔下的家乡是韵雅的、绝对的美,她被诗人的情感、想象琢成了一块纯净的玉,所有的尘滓都去掉了,剩下的只有纯粹的晶莹。

  全诗分为四节,每一节里都容纳着丰富的感性意象和描绘,四节就构成了四幅“诗画”,成为情感抒发的依托。作者借鉴了中国画传统的构图技法,并不写实,而是重写意传神。只简略勾勒,淡墨渲染,凸现几个充满情趣的景物:“斑鸠唤雨”,“湖上的紫鸡头”,“银丝的小葫芦”,“赤脚的村家女”,黄昏里的盐老鼠,星夜里的鹭鹚……物象的择取体现了诗人包蕴着东方文化气质的审美情趣。四幅景物不过是飘满紫鸡头的湖上有斑鸠唤雨;不过是爬树的丝爪,巍巍颤的小葫芦和初结实的黄瓜儿;不过是桁梁上讲话的燕儿,画堂旁吵闹的青蛙和赤脚卖莲蓬的村家女;还有黄昏里的飞禽、凉风里的星斗和箫声……都是极平淡,极常见的自然、生活场景,质朴得如同平静的小溪,然而小溪晶亮、流淌,充满了生命和情意,充满了真实、平凡、宁静、和谐的美,这就是东方式的韵雅。这是陶渊明采菊的地方,这是苏东坡吟月的地方,这是东方诗人归去的地方。情的渊、欲的海、人生的嗟伤、世事的艰难……都可以在这里得以超脱。闻一多是为着摆脱对峙和隔膜到这心灵的家园里来的;在美国,无论派克峰多么神秘,珂罗拉多泉多么琦丽,但是他无法融入,他时时感到自己沉甸甸的存在和周围沉甸甸的压迫。只有回到东方,回到那哺育了他的环境里,他的心灵才能自由地舒展,才能达到“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宁静和谐。这也是诗人写这首诗的深层动因之所在。

  作者的想象是丰富的,他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能力。在这里,我们看得见“飘荡的紫鸡头”、“斜头赤脚的村家女”“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听得见“斑鸠唤雨”、燕鸣蛙噪,门前叫卖、月下吹箫……闻得到稻香风……写景状物,动静结合,视点有远有近,着笔有疏有密、错落有致。第一节写远景,寥寥两笔,而全诗的风韵意趣我们已经可以略窥一斑了。第二节写近景,小心模拟、刻画细致入微;丝瓜在爬,葫芦在颤、黄瓜小得象橄榄……轻微的动感赋予景物以浓郁的生活情趣。第三节则进一步写到家门口了,声音占据了整个画面;燕儿在说、青蛙在闹,叫卖莲蓬的人声也破门而入,纯朴的生活平淡如水但生趣盎然。第四节描画的则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生活图画了:“月下乘凉听打稻,卧看星斗坐吹箫”,吟风弄雅,这是中国式的田园生活,它象征着东方式的平淡冲和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一种审美的精神境界。

  《大暑》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呈现了口语化风格,感情表达明白质朴。每节中还插入两句较为整齐的韵语,更添民谣风味,而且使全诗的韵律,节奏显得丰富活跋,多彩多姿。诗歌采取了叠韵(“叠句”)的手法,每个诗节都用相同或类似的句子闭合,“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在诗中反复咏唱,在形式上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回环往复的美感。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大暑》这首诗读来颇有民歌复沓的韵味,从而使这首诗在形式上也富于民族特点。

  《大暑》这首诗,物象,精神与艺术形式,浑融一体,流注全诗的是一种东方的,中国的气韵风采,情感体悟方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大暑》鲜明地表现出了闻一多在创作中对“地方色彩”,即民族风格的追求。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闻一多先生

  我不爱那些抱着麦克风大吼的摇滚歌手,也不爱那些大红大紫的电视明星,我只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看,静静地审视所有的革命先烈,看他们披着被血染红的旗帜,双眼怒视远方,懦弱,叛逆,恐惧,统统狼狈而逃,大快人心。其中,我看到了他――闻一多,如一个巨人般屹立在那,头顶的太阳光芒洒满大地。他,是我崇敬的偶像,是我生活的榜样!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文学家。他呕心沥血,只为让中国人的精神食粮吃的更饱,更好,摘掉头上代表屈辱的帽子;他足不出户,一直潜心学习,写作,著作让人震撼,让人感动。在当时,“何妨一下楼主人”成了客人最普遍的话,因为他与其他爱国者的存在,拯救了整个中国。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下,许多战斗在一线的革命者都牺牲了,别人劝他离开,他不肯,带动群众进行反抗――“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这一声声口号,让国民党无比恐惧实行了更恐怖的屠杀,但人们没有被吓到。在危急关头,闻一多先生义不容辞地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还*在*队伍的前头,他不惧死亡,“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但最后,伟大的闻一多先生还是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一名可歌可泣的爱国者就这样牺牲了。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一多死水歌词,欢迎阅读。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死水》赏析一: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死水》赏析二: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他们所说的不无道理,然而我认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有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有可能发现在讽刺、诅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疾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

  《死水》赏析三: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不过,对于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却一向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认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对于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诗人对现实的象征――“一沟绝望的死水”,其态度就是如此。对于后者,由于诗人的热情隐含在猛烈的讽刺与巧妙的揶揄里,难以被人觉察,闻一多对人们不理解他的心意感到委屈,他在给学生臧在克家的一封信中说:“你还口口声声随着别人人云亦云的说《死水》的作者只长于技巧。天呀,这冤何处诉起!”“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闻一多心中的“冤”,心中的“痛”,心中的“火”,分别是什么呢?通过以上两段谈话不难看出,“冤”乃在于人们误以为《死水》技巧胜于思想,误解了作者的创作根底和表现主旨。这心中的“痛”和心中的“火”就需要联系《死水》的内容来具体分析了。

  “痛”和“火”互为因果,密切相关。痛,是悲愤痛苦、失望绝望的凝聚,旷持日久的煎熬痛苦无疑会激发作者的满腔怒火,而烈火在心,忧心如焚,当然只会增加作者的挣扎和抗争的痛苦。《死水》在冷峻严酷中充溢着一股股不可遏止的烈火,我认为,《死水》中的“火”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对现实的黑暗、丑恶、腐败和罪恶的满腔怒火;二是指作者对光明、希望、抗争和新生的如火热情。何以言之?

  全诗五节,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节为第一层,第二至第四节为第二层,第五节为第三层。首尾两节感情一致,遥相呼应,中间三节动静结合,重在反讽,构成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第五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两次使用“绝望”来给“死水”定性定位,既表明“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下一断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犹如朝堂断案,镇木一响,无可置辩,也勿庸质疑,立马宣判了罪犯的死刑。在此基础上分别补一笔“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或夸张描绘,或断然否定,犹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诅咒鞭挞,毫不留情,大有拍手称快,大快人心之意味。首尾两个“不如”由点及面,高度概括,前者“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以恶制恶,以毒攻毒,充满着置之死地而后快,置之绝境而后生的义愤和兴奋,也可看出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断不是美的所在”。它藏污纳垢,罪恶累累;它苟延残喘,气息奄奄。后者“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决不是作者心灰意冷,袖手旁观,而是绝望之余的愤激之语。既然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无法改造,无法挽救,而且腐烂透顶,恶贯满盈,那就不如顺其自然,任其败亡。偏激尖刻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军阀的咬牙彻齿之恨。“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言外之意是说让丑恶来开垦,只能是丑上加丑,恶上添恶,他只是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面对这样一个可以想见的黑白颠到,是非不辨,正义缺失,希望全无的社会,你能指望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来吗?

  《死水》赏析四:

  《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诗集《红烛》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这个诗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其中,《太阳吟》写得很有特色。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阳,向它倾诉了思乡恋国的衷肠。诗集《死水》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

  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也很有成绩,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星”,这颗“星”在我们心中闪闪发光。上周老师带领我们目睹了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等许多名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被害以后,许多人都力劝他避一避,有些知情的朋友也告诉他,黑名单上李公朴后面的一位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却没有听劝便走上了演讲,发表了他最后一次演讲。他的举动深扣了我的心弦。想起那些汉奸、走狗,我对他们的厌恶、鄙夷、憎恨油然而生。

  闻一多不愧是卓越的诗人,优秀的学者,他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有时是说了就做做到言行一致。想想现在的我们,是说了再做、说了也不做和闻一多先生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有时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功绩”,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做,想想真可笑。

  闻一多先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相信假如再给他一次选择,我相信他还会选择这条路,他用生死来证实了他的“言”与“行”一致,这种精神十分伟大,甚至超越了生命意义的极限,这是多么无私的人格啊!为了国家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他的好朋友的杨振宁说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都不为过。

  看看闻一多先生,再看看自己真是觉得自己十分可悲,今天有优异的条件与学习环境,自己却不珍惜,我现在才醒悟真是为时已晚……哎,现在只有抓住一分一秒努力学习,才能弥补自己以前所浪费的时间吧。

  其实像闻一多先生那样的人也有很多像、、李大钊等等革命烈士身上的高尚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也算人生有意义了。

  闻一多先生你是卓越的学者,无畏的革命家,爱国的志士,你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更是我心中最耀眼的“明星”。

=========下一篇精选作文拓展推荐=========

高三写人作文800字:闻一多先生的精彩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高三写人作文800字:闻一多先生的精彩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他其貌不扬,黯淡无光的眼睛木讷地呆视着周围的世界;  他不修边幅,枯褐色的头发被风吹得蓬松,一片片白色的头皮沾在灰色的肩上。  他一生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沟壑;  他被人追杀,亲戚朋

上一篇:高三写人作文 :母爱1200字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

下一篇:800字高三写人作文:把握自己,永不言弃_高三写人作文精选作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