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陆作文网:专注于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作文、作文素材、美文句子等内容!

文章

带有来风的 成语(及解释) (合集168个)

日期:10-03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5600我来评论

导读: 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七字和八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希望.....

带有来风的 成语(及解释) (合集168个)

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七字和八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希望大家喜欢。

  带有来风的成语1

  1、遗风逸尘: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

  2、一帆顺风:同“一帆风顺”。

  3、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4、遗风余教: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5、相帅成风:层层影响成为风气。帅,同“率”。

  6、追风蹑影:见“追风蹑景”。

  7、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8、栉风酾雨:见“栉风沐雨”。

  9、听见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10、风跃云:比喻气概雄伟。

  11、疾雨暴风: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暴风疾雨”。

  12、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3、风驰电卷: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14、一路风清: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15、移风平俗: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16、遗风馀习:见“遗风馀俗”。

  17、树欲静而风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18、遗风余韵: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

  19、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20、遗风余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21、遗风馀烈: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22、风驰电赴:形容迅速赶赴。

  23、逐风追电:追赶迅风和闪电。

  24、树欲静而风不宁: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25、饮露餐风:喝的是露水,吃的是风。形容超凡脱俗的生活。亦作“饮风餐露”。

  26、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27、追风逐影:见“追风蹑景”。

  28、余韵流风: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29、引风吹火: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31、追风掣电:同“追风逐电”。

  32、捉风捕影:见“捉影捕风”。

  33、雨霾风障:指狂恶的风雨。

  34、捉影捕风: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35、移风易尚: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36、风尘之会:风尘:比喻战乱;会:时机。指战乱发生之际。

  37、风清月白: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38、捉风捕月:见“捉影捕风”。

  39、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40、箕山之风:指隐士的风范。

  41、英风亮节:高尚的风格和节操。

  42、风激电骇:形容势猛。同“风激电飞”。

  43、佯风诈冒:犹言装疯卖傻。

  44、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完美的'月夜。

  45、仙风道格:犹言仙风道骨。

  46、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47、风驰电击:形容迅速出击。

  48、啸咤风云:同“叱咤风云”。

  49、风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50、祥风时雨: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51、骤雨暴风:亦作“骤雨狂风”。亦作“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52、疾风甚雨:指大风急雨。

  53、满袖春风: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54、移风革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55、握风捕影:犹言捕风捉影。

  56、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57、贞风亮节:犹言高风亮节。

  58、遗风余泽: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59、长他人志气,灭自我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我的力量。

  60、作浪兴风: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61、吴带当风: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62、腥风雨:犹腥风血雨。

  63、遗风余习: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余俗”。

  64、雨蓑风笠: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65、遗训馀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66、风清月明: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完美。同“风清月朗”。

  67、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68、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69、风激电飞:形容势猛。

  70、移风振俗: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71、风驰雨骤: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

  72、雨巾风帽: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73、宿水风:同“宿水餐风”。

  74、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

  75、流风余俗: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76、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能够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77、雨鬓风鬟:妇女发髻散乱貌。

  78、迅雷风烈:犹言迅雷烈风。

  79、秋风扫叶: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80、无风作浪:见“无风起浪”。

  81、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82、友风子雨: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盖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83、迎风冒雪:迎:对着,冲着。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84、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85、风驱电击: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86、颐指风使:犹言颐指气使。

  87、宿雨餐风:形容旅途辛劳。

  88、西风落叶: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趋衰落。

  89、栉沐风雨:同“栉风沐雨”。

  90、雨宿风餐:见“雨卧风餐”。

  91、雪月风花:①代指四时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92、占风望气: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93、遗风余烈:遗风: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余烈:前人的功业。前人流传下来的功业和风尚。亦作“余业遗烈”“遗风余韵”。

  94、仙风道气:犹仙风道骨。

  95、骑驴风雪中: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96、风马云车:指神灵的车马。

  97、风驰电骋: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98、风驰云卷:形容迅速席卷。

  99、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100、系风捕景:亦作“系风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迹。

  101、风马不接: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102、一代风流: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103、寻风捉影:犹捕风捉影。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104、无风扬波:犹言无风起浪。喻无端生事。

  105、无风生浪:见“无风起浪”。

  106、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107、黄风雾罩: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

  108、移风崇教:移转风气,崇尚教化。

  109、向风慕义: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110、风驰云走:形容奔驰疾速。

  111、招风惹雨:见“招风惹草”。

  112、雨栋风帘:犹言雨帘云栋。

  113、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114、遗风余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115、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境悠闲自在。

  116、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117、风驱电扫:形容像刮风闪电那样迅速驰赴和扫除。

  118、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119、遗风馀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120、追风摄景:见“追风蹑景”。

  121、云涌风飞:见“云涌飙发”。

  122、啸傲风月: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123、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124、风驰电逝: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125、移风改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126、风雷之变: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127、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完美。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貌。

  128、耳后风生:形容驰驱迅速

  129、遗风馀泽: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130、风情月意: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131、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

  132、骤风暴雨:见“骤雨暴风”。

  133、余风遗文: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

  134、遗训余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135、咏嘲风月:同“咏月嘲风”。

  136、遗风余思: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137、有风有化:谓有教育意义。

  138、血风肉雨:来源:清・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139、熏风解愠: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能够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境舒畅。

  140、急如风火: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141、骤风急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142、啸吒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同“叱咤风云”。

  143、风驰草靡: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144、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145、追风逐日:同“追风逐电”。

  146、风举云飞: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147、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148、随风而靡:靡:倒下。顺风倒下。比喻没有主见。

  149、泱泱大风:泱泱:宏大的样貌。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150、相习成风: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151、骤雨狂风:见“骤雨暴风”。

  152、逐电追风:见“逐风追电”。

  153、风驰霆击: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154、遗风馀采: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155、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156、树欲息而风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15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能够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158、风吹日晒: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159、风骤雨:犹暴风骤雨。

  160、扬风雅:品评诗文。

  161、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162、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163、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完美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164、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165、遗风馀思: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166、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167、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168、趁风使柁:犹看风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或迎合别人行事。

  169、追风蹑景:形容速度极快。

  170、遗风馀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171、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172、雨风:谓风雨交相摧折。

  173、欧风墨雨: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174、千里不一样风,百里不一样: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175、遗风馀教: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176、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177、雨风:见“雨风”。

  178、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179、遗风馀韵: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

  180、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181、风和日美: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182、雨顺风调: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183、想望风:犹言想望风采。

  184、宿水餐风: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85、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86、渊涌风厉:如水之涌,如风之疾。比喻谈吐滔滔不绝。

  187、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188、遇事生风: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189、风门水口:指要冲。

  190、运斤如风:见“运斤成风”。

  191、遗风余采: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192、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193、疾恶如风: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194、潇洒风流: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195、疾风彰劲草:比喻仅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明白谁真正坚强。同“疾风知劲草”。

带有风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有风的成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靡云涌: 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风尘外物: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风移俗易: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华浊世: 指佼佼不凡

  风流事过: 指细小的过错

  风流雨散: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风流博浪: 风流:风度。风流浪荡

  风流罪犯: 指轻微的过失

  风流藉: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风流酝藉: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风通道会: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风飧水宿: 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移俗改: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波平地: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风移俗变: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从响应: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风宿水餐: 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风张风势: 风:通“疯”。比喻故意装出疯癫痴呆的样子

  风斯在下: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风萍浪迹: 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

  风靡云蒸: 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风恬浪静: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风飞云会: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风起泉涌: 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

  风起浪涌: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风起云布: 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趁风转篷: 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趁风转帆: 趁:乘便;帆:船桅上的布篷。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病风丧心: 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风凉话: 打消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

  阵马风樯: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止谈风月: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逐日追风: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沾风惹草: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占风使帆: 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占风望气: 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招风惹雨: 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贞风亮节: 犹言高风亮节。

  栉风酾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栉沐风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骤风暴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骤雨暴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骤雨狂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逐电追风: 追赶闪电和迅风。形容速度非常快。

  逐风追电: 追赶迅风和闪电。

  追风掣电: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追风蹑景: 形容速度极快。

  追风蹑影: 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追风摄景: 形容马行疾速。蹑,一本作“摄”。同“追风蹑景”。

  追风逐电: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追风逐日: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追风逐影: 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捉风捕影: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捉风捕月: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风跃云: 比喻气概雄伟。

  风骤雨: 犹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捉影捕风: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作浪兴风: 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骤风急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纵风止燎: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遮风挡雨: 比喻起保护作用

  走漏风声: 泄漏机密或消息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一风吹: 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吟风咏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一路顺风: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云龙风虎: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雨打风吹: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雨卧风餐: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咏月嘲风: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雨沐风餐: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有伤风化: 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云散风流: 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遗风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烟花风月: 指男女情爱之事。

  言论风生: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风吹雨打: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风骨峭峻: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带有“风”的成语

  含有“风”的成语1:

  风靡云涌: 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风尘外物: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风移俗易: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华浊世: 指佼佼不凡

  风流事过: 指细小的过错

  风流雨散: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风流博浪: 风流:风度。风流浪荡

  风流罪犯: 指轻微的过失

  风流藉: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风流酝藉: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风通道会: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风飧水宿: 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移俗改: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波平地: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风移俗变: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从响应: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风宿水餐: 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风张风势: 风:通“疯”。比喻故意装出疯癫痴呆的样子

  风斯在下: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风萍浪迹: 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

  风靡云蒸: 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风恬浪静: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风飞云会: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风起泉涌: 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

  风起浪涌: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风起云布: 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含有“风”的成语2:

  趁风转篷: 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趁风转帆: 趁:乘便;帆:船桅上的布篷。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病风丧心: 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风凉话: 打消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

  阵马风樯: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止谈风月: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逐日追风: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沾风惹草: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占风使帆: 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占风望气: 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招风惹雨: 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贞风亮节: 犹言高风亮节。

  栉风酾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栉沐风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骤风暴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骤雨暴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骤雨狂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逐电追风: 追赶闪电和迅风。形容速度非常快。

  逐风追电: 追赶迅风和闪电。

  追风掣电: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追风蹑景: 形容速度极快。

  追风蹑影: 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追风摄景: 形容马行疾速。蹑,一本作“摄”。同“追风蹑景”。

  追风逐电: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追风逐日: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含有“风”的成语3:

  追风逐影: 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捉风捕影: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捉风捕月: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风跃云: 比喻气概雄伟。

  风骤雨: 犹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捉影捕风: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作浪兴风: 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骤风急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纵风止燎: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遮风挡雨: 比喻起保护作用

  走漏风声: 泄漏机密或消息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一风吹: 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吟风咏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一路顺风: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云龙风虎: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雨打风吹: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雨卧风餐: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咏月嘲风: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雨沐风餐: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有伤风化: 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云散风流: 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遗风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烟花风月: 指男女情爱之事。

  言论风生: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写带有风的成语

  “风”字在汉语中一般以正面形式出现,一般都是“风华”“风采”等褒义词。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含有风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写带有风的`成语1

  和风细雨、

  风平浪静、

  春风化雨、

  风和日丽、

  满面春风、

  喝西北风、

  风餐露宿、

  呼风唤雨、

  乘风破浪、

  寒风刺骨、

  风尘仆仆、

  伤风败俗、

  风起云涌、

  空穴来风、

  狂风怒号、

  写带有风的成语2

  沂水春风 易俗移风 遗训馀风 饮露餐风

  遇事生风 玉树临风 余韵流风 运斤如风

  骤雨暴风 骤雨狂风 逐电追风 捉影捕风

  作浪兴风 笔底春风 毕雨箕风 耳边之风

  耳后生风 飞蓬随风 奉扬仁风 甘败下风

  高节清风

  写带有风的成语3

  挨风缉缝、捱风缉缝、毕雨箕风、笔底春风、捕影系风、拨草瞻风、变风易俗、变风改俗、饱经风雨、败俗伤风、败化伤风、不正之风、别有风味、别有风趣、风舞润、弊绝风清、北风之恋、暴风骤雨、饱经风霜、霸王风月、八面威风、捕风捉影、别风淮雨、风润、暴风疾雨、八面驶风、八方风雨、传风扇火、趁风使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从风而靡、从风而服、此风不可长、春风雨露、春风野火、传风火、冲风破浪、冲风冒雨、叱嗟风云、驰风骋雨、乘风转舵、成风之斫、乘风兴浪、成风尽垩、扯顺风旗、草偃风行、草偃风从、草靡风行、惨雨酸风、餐风饮露

关于带有风的成语(精选80个)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带有风的成语(精选80个),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风靡云涌: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2、风尘外物: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3、风移俗易: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4、风华浊世:指佼佼不凡

  5、风流事过:指细小的过错

  6、风流雨散: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7、风流博浪:风流:风度。风流浪荡

  8、风流罪犯:指轻微的过失

  9、风流藉: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10、风流酝藉: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11、风通道会: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12、风飧水宿: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13、风移俗改: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14、风波平地: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15、风移俗变: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16、风从响应: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17、风宿水餐: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18、风张风势:风:通“疯”。比喻故意装出疯癫痴呆的样子

  19、风斯在下: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20、风萍浪迹: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

  21、风靡云蒸: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22、风恬浪静: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23、风飞云会: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24、风起泉涌: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

  25、风起浪涌: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26、风起云布: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27、趁风转篷: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28、趁风转帆:趁:乘便;帆:船桅上的布篷。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29、病风丧心: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30、风凉话:打消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

  31、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32、招风揽火:比喻招惹是非。

  33、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34、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35、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36、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37、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38、占风望气: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39、招风惹雨: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40、贞风亮节:犹言高风亮节。

  41、栉风酾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42、栉沐风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43、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44、骤雨暴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45、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46、逐电追风:追赶闪电和迅风。形容速度非常快。

  47、逐风追电:追赶迅风和闪电。

  48、追风掣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49、追风蹑景:形容速度极快。

  50、追风蹑影: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51、追风摄景:形容马行疾速。蹑,一本作“摄”。同“追风蹑景”。

  52、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53、追风逐日: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同“追风逐电”。

  54、追风逐影:形容马行疾速。同“追风蹑景”。

  55、捉风捕影: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56、捉风捕月: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57、风跃云:比喻气概雄伟。

  58、风骤雨:犹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59、捉影捕风: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60、作浪兴风: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61、骤风急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62、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63、遮风挡雨:比喻起保护作用

  64、走漏风声:泄漏机密或消息

  65、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66、一风吹: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67、吟风咏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68、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69、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70、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71、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72、迎风待月:指男女秘密约会。

  73、雨卧风餐: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74、月露风云:比喻无用的文字。

  75、咏月嘲风: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76、雨沐风餐: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77、因风吹火: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78、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79、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80、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带有风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路顺风

  风花雪月

  风和日丽

  风流韵事

  空穴来风

  叱咤风云

  风卷残云

  风华正茂

  一帆风顺

  风声鹤唳

  乘风破浪

  风驰电掣

  风华绝代

  栉风沐雨

  金风玉露

  春风化雨

  龙虎风云

  风雨无阻

  带有风的成语解析

  1、风和日丽

  【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译文:那天风和日丽,许多官员,都来祭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近义词】风和日暖、风和日丽、春和景明、风柔日暖

  【反义词】凄风苦雨、风雨交加、飞沙转石、风吹雨打

  2、空穴来风

  【解释】: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自】: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译文: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枳树弯曲的枝丫上会招来鸟雀做窝,空穴之处会产生风。鸟窝和风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那么风的气势也自然会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捕风捉影、流言蜚语、无中生有

  【反义词】厕所消息、班班可考

  3、风驰电掣

  【解释】: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出自】:黄飞虎枪法如风驰电掣,往来如飞。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兵贵神速、大步流星、流星赶月、一日千里、迅雷不及掩耳、电炮火石

  【反义词】蜗步龟移、蜗行牛步、老牛破车

  4、风华正茂

  【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译文: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年富力强、朝气蓬勃、风度翩翩、朝气勃勃、年轻有为

  【反义词】日落西山、日暮残年、风烛残年、年逾古稀、老态龙钟

  5、风雨无阻

  【解释】: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示例】: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持之以恒

  风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风趣横生-生财有道-道尽途穷-穷山恶水-水涨船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心口如一-一步登天-天下第一-一飞冲天-天末凉风-

  风虎云龙-龙血玄黄-黄道吉日-日月丽天-天保九如-如日中天-天无二日-日久天长-长治久安-安常守分

带有风的诗句

  1、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唐・雍陶《题君山/洞庭诗》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宋・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4、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唐・温庭筠《惜春词》

  5、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6、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唐・杜甫《野望》

  8、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9、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宋・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八首》

  11、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12、风雨牢愁无著睡,那更寒虫四壁。――宋・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3、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4、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唐・方干《春日》

  15、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16、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7、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吕洞宾《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

  18、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唐・高适《燕歌行》

  19、春风缘隙来,晨承檐滴。――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20、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1、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宋・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22、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清・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23、倚东风、豪兴徜徉。――宋・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4、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唐・李白《秋登宣城谢北楼》

  2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26、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唐・贯休《献钱尚父》

  2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8、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0、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宋・吴涛《绝句》

  31、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3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33、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唐・温庭筠《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

  34、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魏晋・曹丕《善哉行・其一》

  3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36、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唐・白居易《池鹤二首》

  37、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唐・李白《长干行二首》

  38、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唐・无名氏《秋》

  3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0、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唐・陈陶《游子吟》

  41、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

  4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

  44、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宋・文天祥《扬子江》

  45、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46、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宋・张孝祥《西江月・盖未知其事》

  47、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宋・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48、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9、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唐・王勃《长柳》

  50、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唐・杜甫《曲江二首》

空穴来风的成语故事

空穴来风的成语故事1

  楚国人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他陪着楚顷襄王到兰台去游玩,这时,正好有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顷襄王披着的衣襟,觉得很凉快。“好凉快的风!”顷襄王愉快的说,“这是我和老百姓们共有的呀!”宋玉因为顷襄王淫乐无道,把他老师屈原贬到了漠北,想借着“风”这件事情来讽刺顷襄王,就说:“这风是大王你独有的,老百姓哪有资格和您共有呢?”顷襄王觉得风的吹拂是不分贵贱的,现在听说是他独有的,倒觉得奇怪了,就把宋玉叫来,叫他说说道理。宋玉说:“……枳树弯曲了,就会有鸟在上面做巢;空的洞穴中,也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产生风……”停了一下,宋玉再用讥刺的口吻说:“皇宫里面,因为地方清静,产生的.风自然清凉,这是属于贵族的;而老百姓们因为住在陋巷里,产生的风自然都夹有泥沙恶臭,那种风才是属于老百姓的……”

  “空穴来风”这句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它本来是宋玉借题来讽刺顷襄王的,后来的人将它引申起来,而成为事情凭空发生或流言趁隙而入的意思。

空穴来风的成语故事2

  出处:战国・楚・宋玉的《风赋》诗。

  意思:有洞穴就会招来风。比喻事情凭空发生之意。穴:洞。

  楚国的顷襄王昏庸无道,将忠贞爱国的大夫屈原放逐,屈原的学生宋玉对此十分气愤,一天,顷襄王命令宋玉陪他去兰台观景。宋玉只得服从。他们一前一后,登上兰台。清风除来,顷襄王觉得十分惬意,自言自语道:“这真是凉爽的风呀!这是我与楚国百姓共有共享的风哟!”宋玉听了这些话,十分反感。心想:你是个无道的昏君,你只信小人胡言,迫害我的先生屈原,你哪里会想到百姓的疾苦!

  宋玉是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灵机一动,打算借题发挥,用“风”来讽刺顷襄王,替先生出口气。

  “这凉风是大王独有的,百姓怎么配与您共享?”宋玉一本正经地说。

  顷襄王不懂弦外之音,疑惑地问:“天上吹来的风难道也分贵贱吗?”

  宋玉说:“先生屈原教导过,枳树弯曲了,小鸟儿就在上面筑巢;空的洞穴会吹出风来,因为它们各有依靠,风自然不同。在高台上,皇宫里的风是清静的、凉爽的,所以是吹给贵族的;百姓住在斗室陋巷内,那里的风是潮湿腥臭的……”

  “噢,你不愧是屈原的弟子。”顷襄王根本不懂宋玉的话中带刺。

带有风字的诗句

  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先秦・佚名《风雨》

  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

  3、香满东风月一痕。――宋・辛弃疾《丑奴儿・年年索尽梅花笑》

  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魏晋・刘桢《赠从弟》

  5、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7、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

  8、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9、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唐・杜甫《画鹰》

  10、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唐・李白《上李邕》

  11、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唐・李白《南轩松》

  12、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唐・陈陶《游子吟》

  13、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唐・李白《长干行二首》

  14、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杜甫《曲江二首》

  1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6、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唐・王维《观猎》

  17、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18、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唐・白居易《鹅赠鹤》

  19、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唐・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20、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1、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魏晋・曹丕《善哉行・其一》

  22、异方时节三酒,残岁风烟一惨颜。――宋・张耒《春日》

  23、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唐・温庭筠《元日》

  24、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25、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26、倚东风、豪兴徜徉。――宋・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7、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清・洪升《雪望》

  28、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

  29、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唐・李白《夏日山中》

  30、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唐・白居易《清明夜》

  31、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宋・吴涛《绝句》

  3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4、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35、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唐・牛殳《琵琶行》

  36、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唐・李商隐《柳》

  37、又却是,风敲竹。――宋・苏轼《贺新郎・夏景》

  38、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唐・李郢《鹅儿》

  39、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唐・吴融《咏柳》

  40、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4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42、朔风吹故里,宛转玉阶树。――唐・徐彦伯《雪》

  43、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明・唐寅《美人对月》

  44、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汉・佚名《东城高且长》

  45、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46、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唐・顾云《咏柳二首》

  47、闲问字,评风月。――宋・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48、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唐・崔道融《梅花》

  49、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宋・程颢《春日偶成》

  50、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51、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莲曲》

  52、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宋・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53、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54、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55、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白居易《青门柳》

带有蛇的成语

  成语一直是文化的体现,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带有蛇的`成语,欢迎阅读。

  带有蛇的成语1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灵蛇之珠 龙头蛇尾

  鲸吞蛇噬 惊蛇入草 画蛇著足 行行蛇蚓

  骇龙走蛇 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 弓影杯蛇

  佛心蛇口 封修蛇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打草蛇惊 斗折蛇行 打蛇打七寸 打草惊蛇

  毒蛇猛兽 草蛇灰线 春蛇秋蚓 长蛇封豕

  春蚓秋蛇 笔底龙蛇 杯中蛇影 杯影蛇弓

  杯蛇幻影 杯蛇鬼车 拨草寻蛇 笔走龙蛇

  带有蛇的成语2

  [杯蛇幻影] bēi  shé  huàn  yǐng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杯蛇鬼车] bēi  shé  guǐ  chē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弓影杯蛇] gōng  yǐng  bēi  shé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杯中蛇影] bēi  zhōng  shé  yǐ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影蛇弓] bēi  yǐng  shé  gō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蛇影杯弓] shé  yǐng  bēi  gōng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带有“蛇”的成语

  蛇十二生肖之一,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带有“蛇”的成语,供大家阅读参考。

  带有“蛇”的成语:

  1、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3、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4、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5、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7、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8、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10、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11、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2、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13、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14、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15、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1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17、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8、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2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22、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3、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4、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5、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26、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8、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9、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30、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3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32、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3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34、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35、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36、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37、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38、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39、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40、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4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4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43、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4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45、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46、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7、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50、封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51、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52、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53、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54、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55、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56、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57、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58、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9、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60、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61、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62、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63、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4、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5、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66、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67、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68、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69、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带有来风的 成语(及解释) (合集168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柒陆作文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www.7l6.cn 【关于柒陆作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8888888号

声明: 柒陆作文网 所有作文和句子来自互联网 ,和网友个人上传,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柒陆作文网

展开

带有来风的 成语(及解释) (合集168个)

作者:网友整理 人气:

导读: 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七字和八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带有来风的成语(精选195个),希望

上一篇:风字 成语(及解释)

下一篇:有风的 成语(及解释)